+

创新成就梦想 创效体现价值

来源:爱游戏入口    发布时间:2024-07-28 07:25:27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职工群众的思想观念随之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劳模精神该如何传承,为此扎煤公司灵泉煤矿创建了常树生劳模工作室这一新平台、新载体,充分的发挥职工模范在推进技术创新、岗位创新方面的示范带头作用。

  进入这间90多平方米的厂房,映入眼帘的是一面挂满模范先进事迹、技术创新成果等内容的“荣誉墙”,两组书柜里除了有关专业书籍外,摆满了各种获奖证书和创新模型,这就是“常树生劳模创新工作室”。2015年1月开始筹建,2015年8月正式成立,先后投入机电设施16台、各类配件218套、各类书籍400余本、基本的建设资金达300余万元。常树生劳模创新工作室核心成员主要以在扎煤公司和灵泉煤矿中荣获劳动模范称号,具有首席技师资格,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员工担任,平均岁数37岁。

  工作室成立以来,以探索创新为载体,以破解安全生产工作中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坚持以带队伍、搞创新、解难题为主攻方向,激发和调动了广大职工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数年间,工作室培养了许多“技术大咖”,他们曾先后获得2015年扎煤公司技能大赛2个特殊工种第一名,2016年中央企业技术能手殊荣,2017年呼伦贝尔市金牌工人荣誉称号,2018年华能煤业公司技能大赛机组司机第一名。2018年在扎煤公司第八届职业技能竞赛中,先后获得第一名到第六名多项好成绩,获得过华能集团首届职工创新创意大赛优秀奖。2016年11月,常树生劳模创新工作室被呼伦贝尔市总工会授予全市职工创新工作室称号,2018年被评为自治区级职工创新工作室荣誉称号。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培养了一批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

  “给别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为提升员工业务技能,加强员工素质培训,常树生劳模创新工作室先后成立了机电设施电器开关、机械设备维修、机组维修、液压系统维修和电风焊5个技术攻关小组,以“师带徒、传帮带”为主线,成立一支优秀的骨干团队。在工作室骨干人员的选拔上,坚持“优中选优”,在全矿各工种中选拔出最优秀,技术过硬、作风扎实的业务技能带头人担任培训教学工作。围绕安全生产中的急难问题,工作室成员每月集中起来,开展技术交流和课题攻关活动,全面带动职工学理论、学业务、学技能的工作热情,提升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营造了一个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

  工作室把处理问题、突破难题作为出发点,把实际在做的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无法处理的故障,通过创新工作室这样的平台与大家进行交流学习,攻克了诸多安全生产、设备技术等方面的难题。同时以创新为突破点,在技术攻关、降本增效、保证安全生产方面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生产工作中,对制约公司发展的技术难点着重入手,开动脑筋、破解难题,在实施常树生提出的“综采队工作面冷却电机、减速器净化水循环利用”安装使用后,仅此一项全年节约水费、电费、人力成本约80余万元。

  综采队检修组长李秀平在工作时发现,由于前后刮板机原卸载槽较窄,生产时大量的煤易从此处窜出,为此还要专门增设一名专职清理浮煤人员,李秀平通过多方面的论证,建议对前后刮板机卸载槽进行加宽,经改造不仅提高过煤量和出煤量,还完全解决了煤量大时经常卡大块煤和原煤经常溢出的现象,减少停机率,大大地提高了安全效率和经济效益。

  工作室的核心成员,集思广益,充分的发挥个人智慧和团队力量大胆进行技术创新,先后对采面电机减速器,乳化液泵加装过滤网以及对转载机过桥改造、自移机尾安装抬底装置、净化水设备排放再利用等创新活动几年来,在技术创新、“五小”成果、合理化建议等方面的技改和建议39项,大部分被应用到实际在做的工作中,解决了安全生产中的难题,累计创值达1300余万元。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常树生劳模创新工作室将逐渐完备和拓展创新内容,在实际在做的工作中不间断地积累更多更好的经验和工作方法,更有效的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应有的作用,培养出更多的技术人才,使基层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解决更多的安全生产中急难问题,为企业健康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Copyright © 2021 www.dazrcd.com 爱游戏入口 版权所有    地址: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天宁工业区  传真:0578-2055095